梅州五华“县超”激战正酣,在转水镇惠民小学的绿茵场上,来自转水队的吴家州奋力奔跑,今年40岁的他虽然步伐不如年轻人轻快,但每次触球依然沉稳准确,眼神坚定。
吴家州那股沉稳劲儿,是连续二十二年参加“球王杯”赛事打磨出的底气。
从2003年五华县第一届“球王杯”春节足球联赛开始,吴家州从没缺席过家乡的年度足球盛会。如今第二十二届赛事的升级版——五华“县超”赛事鸣锣开战,吴家州作为转水镇代表队的中后卫出现在绿茵场上。
“第一次站在‘球王杯’的赛场上,当时我还是一名初中生,如今已经是一名体育老师。”吴家州说,自己见证了“球王杯”从8支队伍扩展到覆盖全县16个乡镇的规模,自己也从一名普通足球爱好者成长为能代表家乡参赛的球员。
为了这场家乡的足球盛宴,吴家州每逢周末便上演“双城记”。记者了解到,吴家州平时在东莞工作,只有在周末和比赛日才赶回五华参赛。“我们五华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,虽然常年在东莞工作,但作为土生土长的五华人,我深爱着家乡,自觉能力有限,只能用自己的爱好和一技之长为家乡做一点贡献。”吴家州谦虚地说。
这种跨城参赛的坚持,完美诠释了全民足球的理念。他不是职业球员,却有着不输职业球员的热情与执着。二十二年来,他在工作与生活之余,始终保持着对足球训练的坚持。吴家州坦言,这是受家乡足球氛围的影响。
惠民小学的足球场上,藏着转水镇足球的根。据学校老师江良中介绍,小学设有足球培训基地,组建了5支足球队,近年来获得5个县级足球冠军。惠民小学每周安排了两三节体育课,足球训练占比大。这份坚持让学校获评第二批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、广东省首批校园足球推广学校。此前考取海南师范大学足球专业的温丽雯、浙江大学足球专业的温丽梅以及合肥大学足球专业的吴依婷,均曾就读于惠民小学,在此打下良好足球基础。
吴家州也是惠民小学足球场的常客,“我从小就是受叔辈影响,那时候我喜欢上足球,天天课后就和一帮同学在踢球,没少让父母操心。”他笑着回忆道,转水足球氛围一直很好,据悉,近些年在转水足协和爱心人士的努力下,培养了一批1998年后出生的年轻球员,现在已经成为球队的中坚力量。
作为一名老将,吴家州深知传承的重要性。在转水镇代表队中,他承担起了传帮带的角色,将自己二十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年轻队员,互相交流切磋。从年轻时的锋芒毕露,到现在的沉稳老练,作为中后卫,吴家州总能在关键时刻出现在队员需要的位置。
“在比赛过程中,我们要学会合理运用技术动作和身体条件,既要保护自己和队友,也要有敢于拼、敢于冲的精神,体现我们五华人‘硬打硬’,在球场上奋力拼搏。”吴家州说。
今年的“县超”赛场上,转水镇抽签分到C组,目前积16分,以小组第一的成绩进入淘汰赛阶段。吴家州虽未进球,但他的每一次传球都为年轻队员创造了机会,每一次跑位都展现着老将的经验。“现在队里有很多00后球员。”吴家州欣慰地说,其中不乏他曾经教导过的年轻球员。
吴家州用二十二年的坚守,诠释了敢拼敢闯足球精神,这不仅是赛场上的输赢,也是足球的传承与热爱,更是“县超”中超越足球、超越梦想、超越自己、超越对手、超越预期的生动体现。
文、图 | 曾文敏 赖嘉华